在经历了蓬勃发展的黄金十年之后,最近一年来的下行趋势让煤炭企业叫苦不迭,减产、亏损的消息不断传出。
但也有分析人士表示质疑,他们认为,在经过长达十年的快速积累之后,煤炭企业的家底应该相当殷实,不可能因为这一年半载的煤价下跌就到了过不下去的地步。
黄金十年利润至少1.8万亿
煤炭企业的家底到底有多雄厚?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能源经济系兼职教授吴疆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做了个粗略的计算,仅2007年到2011年的5年间,煤炭行业就累计实现利润1.3万亿元,而同期发电企业的利润才1700亿元。从资产负债率来看,电力企业的负债率大致在85%左右,而煤企普遍在60%~70%之间。
如此看来,吴疆认为煤炭行业的实力远胜于电力行业,他说:“都在谈煤电互保,都希望电力企业出血,但究竟是谁保谁呢?”故而,他希望地方政府在出台相关政策时应该保持清醒,要相信煤炭企业有能力也有实力度过难关,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因为煤价的波动而干预市场。
公开资料显示,从2002年开始,煤炭就呈现出产量与价格双双高飞的特征。
2003年,煤炭行业实现了1998年亏损之后的首次赢利,赢利额为138亿元,彼时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发电用煤价格为138.55元/吨。2004年,全国原煤产量19.56亿吨,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商品煤平均售价206.43元/吨,行业利润达418亿元。
一路狂奔,到了2008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26.22亿吨,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商品煤平均售价468.2元/吨,全年累计利润在2100亿元以上。到了2010年,煤炭行业全年累计实现利润3255亿元,而当年火电行业利润仅为其十分之一左右。
2011年,我国原煤生产总量达35.2亿吨,煤价继续飙升,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超过4342亿元。
2012年,煤价开始在震荡中下跌。特别是当年5月初之后,环渤海地区港口发热量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连续下跌13周,从787元/吨下跌到626元/吨。即便如此,当年煤炭业利润总额仍高达3555亿元。
根据不完全统计,在2003~2012的十年间,煤炭行业总利润在1.8万亿元以上。
不难看出,黄金十年为煤炭企业抵御市场风险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8月31日,“2013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出炉,共有神华集团等32家煤炭企业入围,其实力可见一斑。
煤企应学会自负盈亏
但就抵御当前的市场压力而言,中央财经大学煤炭研究院邢雷更愿意从具体的企业、更长的时间跨度这两个维度来细分。
邢雷说,考察煤企的家底,不能光看最近十年,而应该是看到其历史欠账问题。
2000年初,他去大同煤矿调研时发现当地煤矿“人人二百三,共同过难关”。时任大同矿务局副局长彭建勋(现为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说,煤企通常位置偏僻,人数众多,存在“企业办社会”的现象,有大量的三产、医院、学校等等,所以负担相对较重。
就历史包袱而言,不同煤炭企业也不一样,其中对比最明显的当属老国有煤矿与新兴的民营企业。以龙煤集团为例,目前其原煤年产量在5000多万吨,但要养活26万左右的职工;而内蒙古的伊泰集团总生产能力超过5000万吨/年,职工仅3000人。
地域因素对于煤炭企业开销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贵州、四川的煤矿相对地质条件复杂,开采成本高,安全投入高;内蒙古的一些地方,比如霍林河煤矿群露天矿较多,开采难度小,安全设备的投入也要少很多。
近年来,煤炭企业大多强调“以煤为基,多元发展”,比如电力、煤化工、物流,甚至还有房地产。如果投资不慎,往往巨额资金难以收回。8月中旬,“兖州煤业澳洲公司巨亏7.49亿澳元”的消息曾经引发业内的极大关注。据悉,兖州煤炭澳大利亚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亏损7.49亿澳元。
邢雷说,像兖州煤业在资源缺乏时向海外扩展的思路并没有错,但是它当时轻视了很多附加条件的限制,以至于受制于人,赢利能力有限,甚至投资打了水漂。
另外,邢雷认为,尽管煤炭价格上涨较快,但是煤炭税费涨得更快。因而,就整体而言,考察煤炭企业的家底,最终看的不是吨煤的成本与收入是否相抵,“而是单个的煤炭企业的收入是否与开支相抵”。
在这一点上,吴疆表示了明确的反对意见。他认为煤炭价格波动是市场经济中很正常的现象,煤炭企业应该学会自负盈亏,国家没有义务为其兜底。他建议:“他们应该算算煤炭的真实成本以及利润的使用情况,应该从国家利益、市场规律而非行业暴利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在线交流: 1808868933 1803078983
Copyright © 2010-2018 ceod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64054号-2 |